清明時節(jié),生氣始盛,草木萌動。天地間清澈明朗,新綠蔥蔥,嬌蕊爭芳,入眼皆是春和景明。那讓我們再來看看,文物里蘊藏的春的消息。
《簪柳圖》:梨花吐蕊 踏青賞春正當時
清明時節(jié),天氣漸暖,四野明凈,春意盎然,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。
在北京藝術博物館,一幅長1米多、寬40多厘米的清代設色紙本,生動地描繪了古人清明踏青時的活動。畫面中梨花吐蕊,踏青賞春的兩位女子在岸邊土坡旁流連忘返。其中一人流珠柳簪斜插在發(fā)髻間,另一人則右耳邊插朵花柳簪。畫左下側落款:丁巳三月清明節(jié)后五日。
圖為《簪柳圖》
“梨花風起正清明,游子尋春半出城?!北本┧囆g博物館研究館員王淑珍介紹,插柳、簪柳是清明時節(jié)傳統(tǒng)習俗。女子在清明期間,頭戴柳枝做的發(fā)簪,據(jù)說會“紅顏不老”,這種發(fā)簪也稱為柳簪。柳簪還是少男少女們浪漫質樸的信物。
淡描青花碗:草長鶯飛 忙趁東風放紙鳶
北京藝術博物館館藏的一個明萬歷淡描青花嬰戲圖碗,碗為鼓腹、撇口、圈足,整體以淡描青花繪制紋飾圖案。外壁一周繪嬰戲圖,其中一個小童手持風箏,快樂地奔跑,一旁其余孩童有的斗草、捕蝶玩得不亦樂乎,生動描繪了兒童活潑、快樂與頑皮的天性;近底部繪卷草紋一周以作裝飾。
圖為淡描青花嬰戲圖碗
每逢清明節(jié)氣,草長鶯飛,在公園里、河岸邊總有不少人在放飛風箏。紙鳶在古代曾用于測量距離和傳遞消息,將紙鳶附上絲弦裝置,放飛時風吹聲鳴,因而有了風箏這個名字,后成為通稱,逐漸變成娛樂活動。
放風箏是一種康復養(yǎng)生之道,古已有之。據(jù)記載:“放風箏,張口仰視,可以泄熱”。人們在踏青放風箏之時,要動手、腕、肘、臂、腰、腿、足等人體各關節(jié)部位,使全身都能夠得到鍛煉。
北京藝術博物館研究館員楊俊艷介紹,瓷器上的嬰戲圖最早興起于唐代長沙窯,宋代以后逐漸興盛,曾被廣泛應用于南北各大名窯。明代,景德鎮(zhèn)窯瓷器上的嬰戲圖除了運用在宮廷官窯瓷器上,也大量出現(xiàn)在民窯產品上。所繪兒童后腦大,憨態(tài)可掬,頗具寫意效果。這些瓷器題材內容十分豐富,尤其流行庭院戶外的游戲活動場景。
記者:羅鑫
北京藝術博物館供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