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蜕旧衣,破壳生,蚕丝“缠”出千亿级产业集群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4 11/25 21:32:28
来源:半月谈新媒体

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蜕旧衣,破壳生,蚕丝“缠”出千亿级产业集群

字体:

  丝绸是外销与内销并重的特殊商品,也是彰显中国文化的古老名片。然而,由于传统桑蚕产业生产效率低、人工成本高、蚕农老龄化、大面积农药中毒、禁止耕地非粮化等因素,养蚕业出现快速萎缩、后继无人的态势。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,2023年我国蚕茧产量76.29万吨,生丝产量12万吨,蚕丝仅占服装纤维总量的1.7‰左右。

  注塑车间实景 尤立 摄

  “只有工厂化养殖这一条路才能把养蚕产业做大。”中茧新科董事长范茂林说。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“雅士林长沙(国际)蚕桑丝绸智造产业园”项目,于2021年3月落户国家级浏阳经开区,是长沙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项目。项目利用饲料化、工业化、智能化的方式来养蚕,摆脱养蚕“靠天吃饭”的困境,实现了365天,天天养蚕,养蚕效能相比传统养蚕模式提高了1000倍。

  截至2024年11月,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14亿元,已建成23.8万平方米厂房及附属设施,一期已正式投产,满产后蚕茧产量达100多吨/天。

  步入产业园区,记者沿着生产流水线感受工厂养蚕的魅力。在注塑车间,记者看到,18台注塑机正开足马力生产蚕筐和食槽板等物料,注塑机上方的五轴机器人利用机械臂将生产好的物料进行收集堆叠,在一旁充电休息的背负式AGV机器人在接到指令后,将堆叠的物料搬送到指定位置储存。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,注塑机8秒可以产生一个蚕筐,车间年产量达300万套,产值超4.5亿元。

  走进生产区,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蚕宝宝的换床行动。只见两条平行的传送带将达到4龄的蚕和新的蚕筐分别传送到食槽板转载区,机械臂将蚕从旧蚕筐转移到新蚕筐,并在其上方加盖新的4龄食槽板盖板,投料机则会在新的食槽板上投放新的饲料,整个换筐和投喂过程耗时10秒。

  创新不只在养殖环节,更在蚕茧的加工利用。中茧新科设备总监王永俊介绍,公司研制出的蚕丝短纤维技术,突破了传统缫丝织绸方法,破解了真丝产品易起皱、易老化褪色的难题。除了常见的丝巾、内衣外,蚕丝也可以用来做外套与衬衣,拓展应用场景。

  蚕丝产品 尤立 摄

  由茧变丝,蚕丝也由传统的服饰纤维,华丽转身成各式各样的功能材料,做成血管、敷料、仿生人工骨等,一粒蚕茧经脱胶溶解,再由溶液变为冻干粉,最终成为化妆品级和医用级原料。

  下阶段,中茧新科将着力推动长沙蚕茧、生丝、面料、服装、服饰、家纺、礼品等丝绸全产业链建设,利用蚕茧原料生产的带动效应、产业链整合的发展契机,引导和带动一批丝绸产业链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湖南共同发展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,推动湖南蚕茧丝绸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。(记者 尤立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王佳宁】